永信证券 立足职能定位 “贷”动浙江绿色发展
哗哗哗……在浙江嘉兴的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出水观测口永信证券,清澈透明的水流倾泻而出,空气中没有一丝异味,让人完全不会将其与“污水”二字联想到一起。
“化学需氧量(COD)25.84mg/L,符合标准;悬浮物(SS)0.12mg/L,符合标准……”这是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各项水质指标,确保尾水排放达标。
海盐县是浙江省的工业大县。2024年,海盐县工业增加值369.55亿元,较上年增长5.3%,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0.9%。但本地工业的不断壮大,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海盐县原有污水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需求。在国家开发银行浙江分行的融资支持下,我们对原有城乡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容提标改造,并新建了一座工业污水处理厂。”海盐县水务集团董事长高庭介绍。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海盐县改造后的城乡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0万吨/日扩容提标至12万吨/日,出水标准执行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新建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据国开行浙江分行客户七处副处长毕晔伟介绍,近年来,国开行浙江分行以县域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为抓手,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赋能。在贷款支持下,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已于2022年完成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厂于2024年6月投入商业运营。“我们将积极跟踪对接后续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融资需求,持续以绿色金融助推嘉兴绿色发展。”毕晔伟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国开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八八战略”,围绕服务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立足职能定位,大力支持交通运输、物流流通、能源水利、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浙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开行浙江分行绿色贷款余额767.7亿元。
“贷”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镜岭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28米,总库容为3.13亿立方米永信证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6兆瓦。”绍兴市镜岭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唐一帆指着远处的山谷介绍说,这里未来会成为库区,淹没在水底。在国开行浙江分行融资支持下,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正顺利推进。
唐一帆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优质水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镜岭水库工程也因此备受期待。
作为绍兴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镜岭水库工程如何获得建设资金?
2024年11月,银华绍兴原水水利REIT上市,通过将已建成的汤浦水库经营收益转化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以募集资金作为镜岭水库工程建设资本金。同年12月,国开行浙江分行完成对镜岭水库工程的前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授信。目前,该行已实现贷款发放2亿元,与REITs等各类资金形成有效合力。“我们将积极跟踪主体工程建设进展,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国开行浙江分行客户二处客户经理盖冠祎表示。
按照计划,镜岭水库将于2028年建成。届时,绍兴城区、嵊新片区等地400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将得到有力保障。
除重大水利工程外,国开行浙江分行还围绕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各类金融产品,提供大额长期稳定资金,有力支持青田抽水蓄能电站、华润苍南海上风电项目、三门核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以及甬舟铁路、杭州地铁、温州市域铁路等绿色交通项目。
助力绿色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浙江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新能源汽车是浙江绿色发展的重要名片之一。2024年永信证券,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突破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9.5%,增速位列全省15个特色产业集群第一。
走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展厅,吉利银河、极氪、领克等多个新能源车系列热销车型整齐排列。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全球总销量333.7万辆,同比增长约2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48.8万辆,同比增长约52%,新能源渗透率约45%。
近年来,吉利控股集团推进打造智能新能源架构,零部件通用化率可达70%以上,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30%以上。在此过程中,国开行浙江分行的融资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
据了解,国开行浙江分行与吉利控股集团的合作已超过15年,重点支持了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春晓制造基地建设等。2024年以来,国开行浙江分行通过研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金融产品,坚定支持了吉利控股集团开展样车试制、检测、技术授权等智能新能源架构研发工作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等。
国开行浙江分行评审一处处长刘彦表示:“国开行浙江分行聚焦绿色赋能,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全领域支持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运用特色金融产品,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除吉利控股集团外,还支持了正泰集团、杭州汽轮动力集团等企业技术迭代升级,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如果把奔腾的钱塘江比作一条龙,西湖和湘湖就像两只眼睛,都是浙江的点睛之笔。历史上,西湖与湘湖都是钱塘江的潟湖,一北一南,恰似一对碧玉。
然而,在上个世纪,随着湘湖周边村落扩张、占地建屋,砖瓦制造业快速发展,湘湖水质整体下降,湖面大幅萎缩。2003年,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启动。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如今的湘湖已恢复至6.1平方公里的葫芦状水面。
那么,当地是如何乘势而上,翻开湘湖绿色发展新篇章的?
“我们通过实施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项目,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绿色生态本底,提升区域环境效益,使湘湖整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产业开发项目同步推进,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徐斌介绍,目前,湘湖正推进生态人文与前沿科技融合的产业高新区布局建设,打造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社区、先进制造业社区和科技创新载体。
“我们打造了中国视谷产业综合体、3d打印产业园、湘湖院士岛等一批产业载体空间,吸引视觉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落户,探索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徐斌表示。
国开行浙江分行与管委会深入对接,围绕湘湖生态保护、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资源账、资金账和资产账,融资支持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EOD项目落地实施。
“我们积极助力湘湖加快高能耗、低产出、低散乱产业的腾退进度,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市政及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同时,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综合发展绿色产业、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发展收益反哺前期生态环保投入。”国开行浙江分行客户一处副处长李颖介绍。
春意正浓,漫步湘湖院士岛,树林间掩映着工作室、报告厅、综合办公楼等建筑,科研专家团队与当地科技企业在这里开展资源和项目对接,共同推动成果转化。如今的湘湖,科创共山水一色,产业与新城齐飞,各种创新要素互嵌互促、共生共荣,呈现出融合发展新态势,成为当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准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摇篮。
在全省范围内,国开行浙江分行从统筹谋划到实践操作,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资源参与的合作机制,已实现浙江省入选生态环境部EOD模式国家试点名单项目融资合作的全覆盖。
国开行浙江分行副行长陈向前表示,下一步永信证券,国开行浙江分行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环保领域准公益类项目市场化融资模式,持续加大对绿色基础设施、低碳领域科技创新、行业节能降碳、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等绿色低碳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为浙江更好实现绿色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全赢随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